创业邦公众号二维码
创业邦
帮助创业者成功
快鲤鱼公众号二维码
快鲤鱼
发现最前沿的创新公司
毒舌科技公众号二维码
毒舌科技
「毒」立思考的科技媒体
创业邦学园公众号二维码
创业邦学园
创业者一站式成长平台
创业邦 > 《创业邦》杂志 > 2007年12月 > > 迈入IPO时代
上期封面
历史查询:

迈入IPO时代

  本刊记者 叶书利 本刊研究员 陶映红 合作研究机构 清科研究中心


  汤姆森金融公司(Thomson Financial)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22日,今年以来,全球企业的IPO(首次公开募资)融资总额已达2594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蝉联第一,占比19.9%,与去年同期的21.1%相比,比率虽有所下降,但融资额近516亿美元,超过去年的478亿美元。美国与巴西的企业分别以382亿美元、256亿美元的融资总额位列中国之后。


  这一波上市融资的企业中,绝大部分为创业企业*(非国有控股企业)。仅在2007年,截至11月16日,在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上市的21家上市企业百分百都是创业企业。



  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兼行政总裁李小加认为,目前中国经济的奇迹,造就了资本市场黄金时期的开始,从而也带动创业进入了一个全盛期。


  IPO“群芳宴”


  自2003年以来,全球股市的整体性上扬,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企业上市提供了良机。而2005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风险投资机构开始蜂拥进入中国,在中国市场耕耘多年的投资机构也纷纷募集了新的基金。根据惯例,基金的投资周期一般为1-3年,在资本市场的鼓舞下,他们投资的速度非常快,同时投资的触角触及到各行各业的各阶段的优秀民营企业。经过他们投资后的企业,能够比较快的接受国际准则,法律和财务上比较健全和规范,对于海外资本市场的接受比较快。很多企业在接受投资1-2年,即完成上市的过程,如航美传媒和完美时空。而那些接受风险投资较早的企业,如阿里巴巴等,则在历经产业低靡的严格考验后,凭借优异的业绩和实力登陆资本市场。中国经济多年的高速增长和坚实的经济实力,使得海外资本市场对中国企业的认可程度非常高。几个因素的合力推动,成就了2007年中国企业的IPO热潮,而因大盘蓝筹股回归等多种原因导致的中国A股市场的迅速崛起和繁荣,以及剑在弦上的创业板,则更为资本市场锦上添花,整个资本市场一片欣欣向荣。


  截至11月16日,在中国香港、中国内地、新加坡和美国市场,今年共有183家中国企业上市,而在2005年、2006年,上市企业数分别为94家和145家。



  纵观这波IPO热潮,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几个显著特点:首先,创业企业成为上市大军的主流。以往,IPO市场的主角是中国大型国有企业,例如,今年在香港上市的房地产企业中没有一家为国有控股企业。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优质大型国有企业毕竟有限,资本市场开始关注优质创业企业,另一方面中国创业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日渐上升,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其次,在资本市场之间竞争的压力下,行业的传统被打破,各资本市场原有的投资偏好差别日渐模糊。


  过去,纽交所的资本投资偏好为大型蓝筹股,如电讯科技业等,纳斯达克交易所则是一个偏重于高科技企业的市场。但如今,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中,70%已是非高科技公司。纽交所也不再是那个只要大盘蓝筹股的市场了,如2007年,按原来的思维,作为高科技公司的巨人网络、侨兴移动、橡果国际等,更适合上纳斯达克,而不是现在的纽交所。而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和网络游戏厂商网龙最终选择在香港上市,亦不是纳斯达克。


  第三,上市地点选择和上市企业的行业分布更趋多元化。


  在2000年左右的那波IPO热潮中,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地点主要集中在几个主战场:中国香港、纳斯达克、新加坡等。如今,企业的选择范围更广了,不再只是局限于几个传统的资本市场。如今年,华丰纺织国际集团和博奇环保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就代表中国企业分别首次登陆韩国证券交易所和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主板。


  凯鹏华盈创投基金创始合伙人汝林琪在接受《创业邦》采访时指出,以前的民营上市企业,当初基本上是带着与国外已成功的相似模式或概念去上市,然后国外资本市场以一定的折价,如10%或20%,来计算它的估值。一般以高科技企业为主。


  以百度为例,2005年,纳斯达克(NASDAQ)与其说是追捧百度,不如说是追捧谷歌更确切些;2000年新浪、搜狐等中国门户能成功上市,雅虎的表率作用功不可没。


  但反观2007年这一波IPO,行业分布极为分散,可谓百花齐放,如登上纽交所的华奥物种,就属于典型的农业科技概念。与过比相比,这一波上市的企业的商业模式更代表中国经济的特色。如阿里巴巴和网游系列企业。它们的实力更为雄厚,商业模式也更加清晰,不只是概念。绝大多数企业均具有一定规模的销售收入和利润。


  创业全盛期


  在2007年这一波IPO潮中,创业企业表现尤为抢眼,远远盖过国企的风光,如今年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的中国企业中,创业企业占81.6%;在美国纳斯达克和纽交所上市的21家中国企业中,百分百为创业企业。李小加认为,对于中国创业家和广大的创业者而言,他们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中国的创业家处在一个空前绝后的时代:不仅处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大市场中,而且还处在特定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时点上。


  在这个大时代中,多种元素和选手是共存和共荣的,中国大规模制造的企业与中国自主创新企业都有机会成长为中国领军者,甚至在国际化的产业链和国际化的竞争中,也可以扮演重要角色。


  在这21家企业中,如果将今年11月16日当天的股价与当初公司发行价进行对比,则不难发现,上市后,来自太阳能行业及具有自主技术的创业企业颇受美国投资者的追捧,如太阳能行业的河北晶澳太阳能、江西赛维、英利绿色能源的现有股价分别比发行价上涨39.8%、30.1%、173.8%,说明美国投资者对新能源的关注和期待;而具有自主技术和独特模式的完美时空、药明康德、永新视博分别上涨59.4%、101.6%、100.9%,这也折射出美国投资者对技术的偏爱和敏感性。


  在国内的深圳中小企业板,创业企业也表现不俗,上市的82家企业中,60家为创业企业,达73%.统计显示,今年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创业企业,上市前的2006年的主营业务收入规模主要集中在1亿至5亿元之间,占据61.7%;20亿元以上的公司仅占1.6%,体现了中小企业板的“中小型”定位。


  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创业企业2006年的净利润规模以3000万至5000万元区间居多,达51.7%;5000万元以下的公司占据75.1%.对比而言,美国上市的中国创业企业的净利润规模更大,1亿元至3亿元的企业占据52.4%,5000万元以下的公司比例为28.6%.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创业公司,成立时间相对不长,2000年后才成立的公司占据52%,说明深圳中小企业板有望成为未来中国创业企业的幕后资本输出平台。



  与往年的高科技类公司在上市中表现得一枝独秀不同,在2007年创业公司的上市潮中,行业分布较为分散,传统行业表现突出。但数据显示,今年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创业企业中,传统行业的企业的比率高达74%.在香港资本市场,传统行业的企业比例为73.7%,如房地产业的碧桂园、服装业的波司登、制鞋业的百丽等都于2007年成功登陆香港主板。


  相比较而言,在纳斯达克和纽交所上市的21家中国创业公司中,传统行业的比例仅占9.5%,但行业分布较为分散、平均。


  数据显示,2007年成功登陆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的企业,2006年的主营业务收入规模主要在1亿至5亿元之间(占61.7%),净利润集中于3000万至5000万元区间(占51.7%),公司成立时间以2000年后为主(占51.7%)。抛开行业类别,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前景才是他们敲开深圳中小企业板大门的最有力武器。


  火热A股


  截至2007年11月16日,在几个主要的上市地点香港主板(37家)、香港创业板(1家)、新加坡主板(22家)、新加坡创业板(1家)、NASDAQ(7家)、纽交所(14家)、上证所(19家)、深圳中小企业板(82家)上市的中国公司共计183家,其中A股上市数量达101家,约占55.2%.“2007年,火热的A股是由市场各方共同推动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剧了中国市场的资本泛滥,政府由此欲通过增加上市企业量来吸纳掉市场中部分流动性资金。核准制,而非西方的备案制的上市审批机制,为政府实现这种设想提供了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公司背后的资本方,极力推动自己投资的公司,在牛市中实现上市套现。大部分当事公司对上市又是求之不得。” 方得(北京)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基金经理欧阳卫平向《创业邦》接着说,“待一些如银行股、能源股等国企大盘股回归A股完毕后,未来,今年A股创造的发行规模神话很难再被复制。”


  截至11月16日,A股上市的101家企业中,选择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占据19席,选择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的企业达82家;其中又有22家企业,背后存在VC或PE的支持,占据26.8%,如深圳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他们中的代表。


  11月13日,深圳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深圳中小企业板挂牌上市。赛富二期基金于2006年5月,向怡亚通投资1820万美元。怡亚通的上市,意味着在所有投资的中国企业中,赛富首次通过A股实现成功退出。


  与在美国上市的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板上的企业接受风险投资比率还是不够高。自去年以来,在中国政府着力打造中国本土资本市场的大背景下,不管对于投资界,还是企业界来说,26.8%这个数据可能隐含着更多的深意。


  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查扬在接受《创业邦》采访时就认为,在A股崛起和“10号文”引导优质企业在国内上市等大背景下,目前的国内A股市场,为投资中国企业的国际资本实现上市退出,提供了另一个可能选择。


  明天,上市去!


  “你上市了吗”,在未来,或许这将成为企业家见面的流行问候语。然后对于真正的创业家来说,上市仅仅意味着新一轮创业的开始。


  据美国证券市场的统计显示:上市5年后,62%的上市公司将消失,40%的上市公司由于经营问题而退市。


  在2007年的IPO热潮中,有一批这样的企业,他们的业务线比较单一,依附于某一个细分市场,如即将上市的路翔股份和劲嘉股份就是典型代表。


  路翔股份是一家专业沥青生产企业,主要从事改性沥青、特种沥青的专业化生产。而劲嘉股份的核心业务是烟标印制,主要产品是烟标及相关镭射包装材料镭射膜和镭射纸。


  “迫于资本对企业增长带来的压力,上市后,公司一般就会用所募资金来提高产能,或做技术研发。但现实问题是,类似路翔股份和劲嘉股份的上市公司,细分市场的发展空间能支持公司规模的可持续增长吗?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行业发展空间有限,产能扩大后,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可能很快就会升至40%至80%.这时,公司就会遇到一个行业发展瓶颈。”欧阳卫平向《创业邦》说。


  许多中小企业,上市后几年的增长率沿着“30%、50%、20%、10%、亏损倒闭”的路径演进,这种现象值得上市后每个创业家的思索。


  在这些IPO大潮中,另外还有这样一些企业,虽然所处行业的发展空间巨大,但他们的创业时间却不长,产业链的整体发展还不成熟,如太阳能行业和网游业。


  随着2005年底无锡尚德的上市,在资本市场,太阳能产业链各环节的价值开始被重新评估,2007年,河北晶澳太阳能、中电电气、江西赛维、英利绿色能源等太阳能公司陆续上市。同一个行业中,这么多企业的上市,将促进该行业的发展,加剧行业的竞争,行业整合可能在所难免。但这些年轻公司的创业者们,在管理、思想、人才储备等方面,为即将到来的行业整合准备好了吗?网游业也如此。伴随金山、完美时空、巨人网络等的相继上市,行业原有版图亦将被重新分配。


  对于更多未上市的创业企业而言,要想达到“明天上市去”,则需要今天更多的准备。


  专业人士预测,这次IPO的热潮,大约可以持续18个月。中国国内的资本市场正处在高处不胜寒的位置,一点风吹草动都易引起恐慌,因此企业要抓紧时间备战上市,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可以预见,未来12个月将有更多的企业上市。而企业的上市也会逐渐变为平常事,它只不过是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筹措资金的一种方式。


  上市也不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仅仅是一个新的开始。创业家要学会用资本市场的尺子来衡量自己,让资本市场认可自己的价值、实力和持续赢利的能力。通过上市的洗礼,会让企业更加规范和透明,也能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上市的压力,将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外在动力。


  (本刊编辑罗金洲和商晓媛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在海外上市的非国有控股企业多半是运营的实体和主营业务在中国内地,他们为接受外资风险投资或去海外上市而设计海外结构,其在国内运营机构多为外商独资企业。在国内A股上市的非国有控股企业中有很大比例是民营企业或合资企业。以上这些企业同那些以往上市的大型国有企业不同,它们的成长和发展主要是由创始人和管理层从无到有一步步推动,在中国尚无一个名词可以完全概括这类企业,我们在本文中统称其为创业企业。

  • APP
  • 公众号
  • 微博
  • 知乎
中国创业者的信息平台和服务平台,帮助中国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
创业邦公众号,带你随时了解与创业有关的人、事、钱
邦哥自留地,轻松充电,秒知圈内事
创业邦知乎机构号,带你以另一种方式了解世界

产品服务升级,如需试用本功能,敬请移步至睿兽分析

跳转至睿兽分析打开 知道了,下次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