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邦公众号二维码
创业邦
帮助创业者成功
快鲤鱼公众号二维码
快鲤鱼
发现最前沿的创新公司
毒舌科技公众号二维码
毒舌科技
「毒」立思考的科技媒体
创业邦学园公众号二维码
创业邦学园
创业者一站式成长平台
创业邦 > 《创业邦》杂志 > 2010年08月 > > 街旁:Foursquare模仿者的转型
上期封面
历史查询:

街旁:Foursquare模仿者的转型

《创业邦》杂志 文/曲琳


姓名:刘颖

籍贯:中国台湾

公司所在地:北京、台北

创业项目:“街旁”定位于城市旅人日记,承袭Foursquare 移动定位社交网络模式,利用移动电话的定位功能,帮助用户传递“我在这里”的简讯,并结合地理位置预设徽章、地主、积分的游戏元素。团队注重用户体验细节,支持同步到人人网、开心网、新浪微博、豆瓣网,与苹果、多普达、雕刻时光咖啡以及一些演出场所均有合作。



刘颖(右一)和他的创业团队



2009年10月,台北入秋,在公司附近举办过Party的Homey's Cafe,刘颖一副踌躇满志状,第一次将整个团队的15名工程师集合到一起开会。



创业就是要有股“疯”劲,此时的刘颖已经“疯”到一定程度。1986年出生的他创办了一家专攻廉价个人电脑的企业,销售给沃尔玛等公司,同谷歌等均有合作。不过这次刘颖决定为团队变换个方向。从美国到大陆再回到台湾,刘颖发现手机互联网正在以相当“恐怖”的速度增长,使用者数量有可能超越传统互联网,而他的“我在信息技术公司”(以下简称“我在”)似乎应该乘着这股风潮转型。刘颖曾经把想法透露给团队的另一位组织者陈清豪,此刻则需要他在咖啡馆会议上正式宣布。



刘颖对大家提出了新想法:“我在”将不再专注于软件研发,而是为更多商家做手机上的网站服务,工程师们被分为几组,分别负责同商家联合、了解店家需求、收费管理等,而大家也将全部搬到内地。



一气说完的他发现现场一片冷场,很快,会议气氛开始异样。几乎所有人都对他的决定表示不满,对刘颖为每个人分配的小组和任务更是难以理解,大家似乎说着各自不同的方言,这让他第一次危险地感觉到,大家似乎无法再进行合作。



这些平均年龄在30岁的台湾工程师虽然各自身手不凡,但都把“我在”的生意当做养家糊口的工具,这次大家集中爆发,一方面因为原来的生意已经相当稳定,不愿意再冒险;另一方面,刘颖把每个人的新任务都定好,要求大家去做同商家合作的事儿,这让习惯每天坐在电脑前的工程师不知所措,而且还要求撇开家庭到内地工作,这未免有些自作主张。



刘颖最后决定,自己到内地继续琢磨转型,而陈清豪负责留在台北安抚大家的情绪,以防团队人员流失。在北京,刘颖遇到了原饭否网团队的杨远骋,不仅一聊投机,还发现双方都在考虑Foursquare的生意。从刘颖原来设想的“为店家开辟移动互联网平台”的角度思考,欧美流行的Foursquare形式显然更有互动性,大家通过位置服务进行“签到”和交流,寻求到彼此共同喜爱的东西,这使移动互联网不再飘在空中,而是落在地上。



此时陈清豪也开始飞到北京,根据刘颖和杨远骋的想法,一起构思一种更容易让台北团队适应的运营模式。在之后的几个月中,刘颖成了“空中飞人”,每5~7天就会往返于台北和北京,飞回台湾,请团队吃饭,进行沟通。他把下一个生意的大饼一次次呈献给大家:台湾总人口在2300万左右,而内地的市场容量具有巨大的想像空间。“我在”的新生意基于Foursquare的团队分为两部分,台湾部分负责研发,内地则做产品设计和市场推广。工程师们不用转型,不必搬家,而是专注于开发。



很快,这帮工程师“酷哥”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庆幸的是,在失败的咖啡馆会议之后并没有成员流失。2010年2月底,“街旁”成立。

  • APP
  • 公众号
  • 微博
  • 知乎
中国创业者的信息平台和服务平台,帮助中国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
创业邦公众号,带你随时了解与创业有关的人、事、钱
邦哥自留地,轻松充电,秒知圈内事
创业邦知乎机构号,带你以另一种方式了解世界

产品服务升级,如需试用本功能,敬请移步至睿兽分析

跳转至睿兽分析打开 知道了,下次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