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男性主导的商业社会里,女性管理者始终是少数,具有创业精神、独自担负起责任、开辟一块新天地的女性可谓凤毛麟角。在中国,一个被男权思想统治了千年的国度,一个历来对权力女性抱有偏见的社会,形式上被赋予平等的那些女性拓疆者更是孤独地行走在征途中,时时如履薄冰。
但在过去的10多年间,这个行列在不可阻遏的壮大,那些花儿努力绽开的声音越来越大,她们的精神正如蒲公英的种子,散落在这个古老而日新的国度,希望以自己的姿态怒放出更多绚烂的花朵。
20/30/40/50,各有各精彩
《创业邦》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女性都是在30岁之后开始决定独挡一面,开创一项新事业。她们中的很多人在学校里就成绩优异,是听话的好学生;毕业之后,她们也像其他好孩子一样进入大公司打拼,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突破,直至碰到自己无论如何也冲不破的天花板。骨子里好强的她们,开始思考要换一种人生,写下自己的新篇章。
调查对象中,80%的女性做出这种选择时都已有了10多年的职业经验。然而在人生的这个阶段,女人的担子恰恰也最重:已婚者需要为了孩子、丈夫、家人而比同阶段的男性付出更多辛劳,以把握事业和家庭的平衡;单身女士则不得不在来自社会和自身的重压中生活,焦灼与不安是她们无法言明的隐痛。
在上述的主流群体之外,也有这样一些新女性,她们一毕业甚至还在校时就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世纪佳缘CEO龚海燕,这位成长道路相对最为崎岖的女士,在攻读研究生时就扮演起了网络红娘。24岁,正是一个多数女孩子追逐美丽的年代,乡村基的总经理李红就在此时扬起了自己的连锁餐饮梦想。因为缺乏经验和资源,她们获得成功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好在年轻本来就是一种资本,她们没有包袱,无所畏惧。
50岁之后开拓新事业的女性则显出一种淡定和从容。她们基本上是在常态人生里最华美乐章的结束后,又展开自己的未来之梦。她们没有太多“非要如何不可”的压力,更多是选择一项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人生总有谢幕时,谢幕之后为什么不可以再登台呢?看到从容出征的马雪征(从联想集团CFO退休后,加入了美国私募股权基金公司TPG),那些40岁的女性也许可以松口气,“我的未来,也可以这样”!
职业女性Vs.创业女性
独自开创事业的中国女性有两种:一种是职业女性在大型公司里单独开拓中国市场,另外一种是一砖一瓦独自搭建企业的女性创业者。两者相同的是,那种骨子里的独立自主、开拓和创新的精神,但由于环境不同仍有差异。相形之下,创业女性的压力更为巨大,也更难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平衡。
职业女性可以更好的把时间分配给自己的家人,而创业女性很难做到这一点。安博教育CEO黄劲就有很多感触,“在你创业的时候,面临生死存亡时你不加班可能吗?因为有很多人相信你,有这么多人跟着你在一起,其实你就不再单单是自己了。”
作为职业女性成功代表者,MTV亚太区执行副总裁李亦非则这样感慨道:“我觉得不管怎么样来说,一个女性在社会上单打独斗去重新创立品牌、打造你的产业链、找准你的消费者群再建立起团队,这确实是非常非常艰辛的,所以这也是我一直没有下海的原因。”
但现实是,不管是职业女性还是创业女性,要想做得更好,都要比同等条件下的男性付出更多。她们必须遵守同样的游戏规则,商业世界里没有性别。
遵守规则与女性优势
说没有性别其实还是有差别。面对一样的游戏规则,在一个仍由男性思维决定的世界里,女性必须要按照男性制定的规则行事。
不论是职业女性还是创业女性,要在男性主导的世界里脱颖而出,就必须击碎那层看不见但的确存在的天花板,有力发出自己的声音。要想做到这一步,女性甚至要比男人还男人。与今日资本总裁徐新同台演讲的男士都会“有所畏惧”,只要她一开口其他人就不用讲话了,而她一直都是最受观众喜爱的演讲者。因为在工作中,你完全可以忘记她的性别,正因此她的声音才能在男人的世界中被听到。
也有另一种女性,她们外柔内刚,凭借自己的坚韧和聪慧慢慢向上游。因此,这种女性要么需要更长的时间,甚至更大的成绩,才能向男人的商业世界证明自己;或者需要独具慧眼的伯乐。如果凯鹏华盈中国总裁合伙人汝林琪没有在职业高峰时遇到吴家麟,也许她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式。
虽然按照男人的方式出牌,但比起男性管理者,女性多数具有更多的亲和力及更强的沟通能力,就如同女性的语言天赋要天生强于男性。亲和力及沟通能力使她们在商业谈判中容易获得信任;也使她们在内部管理上,能够获得更多员工的支持;在女性主导的企业里,员工离职率也比较低。
很多被调查者都谈到,女性更应该发挥自身的这些优势,创造出一片不一样的美丽天地,而不仅仅一味要求“跟男性一样”。一人分饰多角的女性,仍然能在商业领域取得不凡的成就,这本身就应赢得任何人的尊重。
教育改变高度
在《创业邦》的调查中,90%的成功商业女性具有相当优秀的学历背景,大多数毕业于国内外著名学府。曾自己成功创业的DFJ中国女掌门张希就是一个代表。她毕业于美国威斯利女子学院(Wellesley College),获得计算机科学和哲学的学士学位,这所学校是宋美玲和希拉里的母校,出过众多第一夫人和才女。她之后又从哈佛商学院获得MBA学位。
生长在美国的Startup Capital Venture 合伙人吴安丽介绍说:“在美国,25岁以下的大学生中有55%是女性。在美国,2/3的劳动年龄女性拥有有偿工作,是1950年水平的两倍,与男性77%的比例相差不大。女性同样也成为了创业者——在每四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为女性所拥有的企业工作。”
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她们,更容易在思想上看得更远,也更独立,能够摆脱中国传统思维的束缚,以不断争取成功和向上的机会。在目前日趋国际化的新经济时代,性别不再像重工业时代那么具有某种优势,性别壁垒已开始坍塌。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中国的农村等偏远地区,女孩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仍比男孩低很多。曾经在深圳打工而后回到学校参加高考,并先后拿到北京大学学士学位和复旦大学硕士学位的龚海燕对此体会最深。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也许在工作中,这些女性都是铁娘子,甚至需要比男人还坚强。但是回到生活中,她们多半温柔如水。智慧的她们懂得在人生的天平上必须保持平衡,在多数女性对幸福和成功的定义中,和谐家庭始终是重要的考核指标,她们尽可能尽到妻子和母亲的责任。
然而工作和生活始终是一个零和游戏,要达到完美平衡太困难了。因此不同的阶段,这些女性会各有侧重,汝林琪回忆道:“从读书到现在,对成功的定义有了很大变化。对一个女人,成功就是事业、家庭与个人的身体健康全部大丰收,但我的经历表明,在某个阶段,你很难同时都拥有。如果在人生的经历中,都能经历到,就已经很幸福了。”
人生也许有阶段的不完美,但如果每一段都很精彩,或许就是最大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