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邦公众号二维码
创业邦
帮助创业者成功
快鲤鱼公众号二维码
快鲤鱼
发现最前沿的创新公司
毒舌科技公众号二维码
毒舌科技
「毒」立思考的科技媒体
创业邦学园公众号二维码
创业邦学园
创业者一站式成长平台
创业邦 > 《创业邦》杂志 > 2008年02月 > > 2008 VC 新锐
上期封面
历史查询:

2008 VC 新锐

VC行业在2007年非常耀眼,光环或者财富都让外界对这个行业充满好奇。而随着本土创投的兴起,内地创业板即将推出的预期,尽管竞争已在加剧,但人们仍期待新年里涌现出更多传奇的创富故事和神话制造者。

除了那些时常在聚光灯下曝光的各个基金的领袖人物和创业英雄外,还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每天泡在创业者中间,忙碌穿梭于中国各个城市间,他们对众多行业领域有着深刻的理解,时刻关注着投资对象的最新变化。他们的年龄在40岁以下,奋斗在行业第一线并迅速成为佼佼者。毫无疑问,中国VC新一代领袖人物将会从这批年轻人中间诞生。




年轻、专业、勤奋与横贯中西

说年轻,因为他们之中有真正年轻的,像只有29岁的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高翔和美国中经合集团合伙人左凌烨,他们基本上从学校出来就进入了VC行业。因为年轻,他们没有过多的压力和负担,反而对行业了解得更深刻,也更容易在新兴行业里,和同样年轻的创业者成为特别好的朋友。他们以专业、亲和受到创业者的尊重。

互联网行业的很多创业者都非常尊重高翔,因为他“专业,而且非常了解这个行业。”很多新兴网站只要刚刚崭露头角,就被高翔第一个发现。分贝网的郑立就是这样获得了投资。而WAP领域里的顶尖公司都记住了赵维国和联创策源的名字。“他们挖得太深了”,很多创业者这样评价,也特别乐于和这些新锐创投人讨论这个行业的未来和自己的商业模式。

勤奋是这个群族的另外一个特征。他们每年见的公司和创业者数量相当多,羊东说自己平均每天一个(不含只收到商业计划书的);他们学习力很强,经验积累得很快。很多创业者这样评价红杉中国董事计越:“经常会在各类创投活动中看到他,他是我眼中最勤奋的VC之一。”因为勤奋,他们才能在VC这个高智商的、聪明人扎堆的行业中脱颖而出。而2004年才加入联想投资担任投资经理的王俊峰却已在2007年创造了林洋新能源、阳光纸业两个不俗的退出案例,也成为基金里30多个负责投资的同事中职位晋升最快的年轻的执行董事。

中国与世界的接轨,使投资和人才的国际化成为大趋势。中国火热的经济发展速度,也将国际的人才吸引到这个热土。在海外学习和工作多年的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李骁军则投资和管理着很多IDGVC在海外的项目。没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新锐们,也大都英文不错,谈起海外趋势,也不逊色。而2000年就来到中国的新加坡人徐传陞,则早已本土化。


与行业一同成长

不熟悉中国VC(Venture Capital)行业的人,一定会为时而“风险投资”时而“创业投资”的译名感到困惑。事实上,这两种表述综合起来才能更反映出“Venture Capital”的全貌,正是有了具备冒险精神的投资家和敢于创建企业的企业家,才会不断有新企业的诞生和发展。

VC行业诞生至今不过50余年,在中国的发展则短之又短。直到1998年前后,随着第一波互联网热潮的兴起,VC行业才明显进入活跃期,1999年和2000年,达到中国创投的第一波小高潮。计越、羊东、吕强、徐传陞、赵维国等人就在这股热浪中进入这个行业,入行时,有些人还不到30岁。

热潮刺激着众多资金盲目介入,但网络泡沫很快破灭了,2001年~2002年,很多风险投资公司纷纷撤出中国,留在中国的VC也纷纷要求投资对象改变商业模式或压缩支出。很多VC一年也做不了几项投资,一个投资经理的薪水甚至比一些跨国公司的白领还低,远没有外界想象中的风光,很多年轻的VC从业者就是在这个时刻进入。IDGVC的合伙人张震,以及左凌烨、高翔、孙文海等,这些国内名牌高校的毕业生,在毕业后的众多选择中,选择了VC这个在当时并不让人看好的职业。对于张震、左凌烨、高翔,VC这个职业甚至是他们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而李宏玮则在香港从国际顶尖的投行进入集富亚洲。

但逢低介入往往能获得超额回报。就如刚刚担任寰慧投资合伙人的孙文海所说,在中国做VC令人兴奋,赶上了最好的一个时代,也赶上一个国家最好的发展机会——全球范围内既有巨额资本拿出来投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又提供了大量的投资机会。从参与投资到自己主导投资,他们从案例和行业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几年下来,伴随着行业的成长和沉浮,这些VC界年轻的老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目前都成为各自所在基金的核心与骨干之一。

从2003年底携程上市开始,随着盛大、百度、分众等上市掀起财富热潮,VC行业迸发出强烈的能量。2004年可以称为中国VC业的分水岭,之后的日子开始好过起来,中国市场受到海外基金的大力关注。这一年6月,硅谷银行率领包括Sequoia(红杉)、KPCB在内的30家VC访华。一些国际性大创投机构,开始寻找具有中国背景的优秀人才,蒋晓东、袁文达就踏着这一波代表着NEA、Redpoint回到中国,而一些原本已在中国的VC则招兵买马,王一敏、王俊峰、刘纲等先后加入华登国际、联想投资与深圳创新投。

2007年以来中国VC行业进入了新一轮群雄逐鹿的时代:在国际资本不断下注的同时,本土创投也开始风起云涌,这也给活跃的年轻VC们创造了大量证明自身能力的机会,有些已有不少成功的退出案例。当然应该看到的是,很多成功投资案例的出现要基于中国这一大背景考虑,正如沈南鹏所言,“一个投资项目赚钱并不真正意味着商业上的成功”,“甚至运气都能够在其中发挥很大作用”。但年轻VC们已开始展露出自己的实力,眼下仍是他们的播种季节,很多投资项目的退出要到2年后甚至更长时间内才能看到,也许那时给他们的评价会更为客观。谁又能说,未来不会在这批年轻人中诞生出中国的莫瑞茨(Michael Moritz,红杉资本管理执行合伙人)以及多尔(John Doerr,KPCB管理合伙人)呢?


产品服务升级,如需试用本功能,敬请移步至睿兽分析

跳转至睿兽分析打开 知道了,下次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