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地震,将所有受灾的人拉回了原点。
也许此前,住的房子有大小之差,拥有的财富有多少之别,社会地位有高低之距,但灾难来临,无论之前有怎样的不同,幸存的,躺到了一个救助点;不幸逝去的,飞到了同一个天堂。
生死面前,人人平等。所以,我们为物质奋斗过什么,拥有过什么,都是过眼云烟,而长存的,是精神,如孔子、如释迦牟尼、如耶酥……
任何的灾难看似突然,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却又是必然。所谓“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能够损己助人的人,对别人好些的人,会有后福;而对待别人刻薄,贪图自己享受的人将来必有灾难。这些年来,很多人都在一个劲追求着物质充裕,索取太多,付出太少;得到太多,失去太少;独占太多,分享太少。当人的心被妄想占满时,怎么看得清是非规律?
《礼记·学记》中说:“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意思就是说,建设国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教育为最重要的工作。在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之后不出五年,国家一定要制礼作乐,教化人民恢复秩序。而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出现了传统文化的断层,既不再重视儒家学说,也失去了宗教信仰,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发展极为不匹配。虽然我们也一再强调“精神与物质文明双丰收”,但许多事情,都需要时间、沉淀和积累。无论多么努力,火候就是未到。
从军事的角度来说,被《孙子兵法》列在开篇之首的五事——“道、天、地、将、法”,我们也许拥有了天地之优势,但“令民与上同意,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的“道”,却是缺乏的。
这次灾难,对不幸的个人来说,是如此惨烈、痛心;但对我们整体而言,如果可以因此得到部分的“道”,那才是我们在大难后要积累的后福,也是要真正走上繁荣之路必须的过程。
“人”的需求中,可以很粗略地概括为两种:精神和物质。以“我”为圆心,这两种需求围绕着“我”画圆,会有几种可能:1.“我”的能量越大,半径会越长,影响力就越大,无论物质还是精神。台塑集团、邵逸夫等的捐助行为也是他们能量半径的体现。
2.半径越大,相对可拥有的就越多。所以,成功人士拥有比普通人相对优越的物质生活。
3.在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以“我”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究竟选择哪一个为内圈?
如果将精神需求设置为内圈,对精神的探知是有限的,而且精神被物质的外圈局限和困扰时,人很容易自大,自以为已经熟知天下一切,而对物质的追求会无边无际;如果将物质需求设置为内圈,给自己划定了范围,只要在这个范围内不再有对物质的妄想和执着,而是追求精神世界的超越,这样的人生会更有意义!
在痛心时,我也思考着生命的价值究竟在哪里?是明天多赚了一些,还是那不可知的将来的“第一”?这些在天灾面前是那么虚无。我想,还是我们是否能在每一个实实在在的“今天”,能力所能及地为他人、为社会做点什么。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在精神层面反省、改过的过程。虽不一定在“今生”看到回报,但精神的积累、恩德的沉淀,不仅仅会恩泽我们的子孙,更会恩泽我们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