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邦》文/邓锋
在中国这样一个高速成长的新兴市场中,游戏规则尚没有完全确定;即便确定,也鲜有人遵守。创业者面对如此市场环境,是否应该采取特殊的竞争策略?是否为了企业成长,尤其是早期的成长,可以采取特殊的竞争手段?
我的观点是:不应该用非常规手段跟别人竞争。企业必须有严格的戒律。举个简单的例子,像从别的企业挖人是正常的,但是要想以此获得竞争对手的一些机密就不是恰当的做法。如果你挖来一个可以带来机密信息的人,他将来还可能出同样的问题,再把你的机密带到其他企业那里。这样做可以带来短期效益,但如果你不重视的话,最终会损失公司的长期利益。
我们以前在做NetScreen时,也曾遇到过创始人团队分出去的情况,我当时很难受也很担心,但好在没有一个工程技术人员跟着走掉,不过还是影响到了士气。公司要想真正成功,就是靠聚拢一批人,但如果单纯靠上市赚钱来吸引,是非常脆弱的,团队成员相互之间的价值观和认同感非常重要。高薪挖人或者用非常规手段竞争都是短期利益,最终企业成功要看有没有向心力、能不能聚集一批死心塌地跟你一起做事的人。
一个有大成就的企业和创业者的最终目标,决不只是赚钱,而是更希望能赢得社会和大多数公众的尊重,包括你的员工、客户甚至是竞争对手。如果用一些恶劣的手段,偷窃别人的机密或者说搞“山寨”式抄袭,就很难赢得外界和团队里的成员的尊重。尤其做相关产品研发的人心理上会受到很大打击。就像武侠小说里所描述的一样,两个人在公平比武,结果其中一个偷偷使用了暗器,就算胜利,也不会获得对手的尊重。而得不到对手的尊重也得不到同伴的尊重。这种尊重,一旦失去,有一天想再补回来就很难。
但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有些创业者可能会认为,在公司尚小的时候可以用非常规手段“打擦边球”,等做大了再“漂白”。我很反对这种观点,这其实也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靠“打擦边球”最后成功的企业很少,而且真做大了也未必会改,因为这种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后便很难改变。
其实企业很少是被竞争打倒的,真正的问题往往都出在内部“人”的身上。最常见的是,有些员工会跟老板不同心同德,自己出去做一家新公司来竞争。有些创业者会想不通,其实反思这个问题,很可能是出在自己身上。比如,你自己做企业的过程中,与别人竞争时用了非常规的手段,而在企业中形成“向恶”的文化,而影响了员工的心态,导致他们将来也走了这条路。
也有人问:在目前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下,当别人运作不规范化的时候,你到底是要走规范化的路还是先要生存?再比如,市场上有很多灰色地带,你该怎么走?当然,既然要在现实的市场环境下生存,并非在真空中,企业也必须考虑一些应对策略。如“我不主动跟别人进行恶性竞争,但对手采用恶性手段我怎么办”,如果大家都以恶对恶,最后整个产业的生态链就形成恶性循环。这个问题很现实,但没有很好的答案,只能是在合理、合法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反击。
上述问题表面看起来好像就是简单的市场竞争策略问题,但不能仅仅从竞争的角度看,实际上与企业基本的价值观有关。中国的企业家里面的确有不少人做了灰色的事情赚钱,但不能因此得出结论——企业就应该这么做。判断一个企业家成功与否,不能简单以他今天的财富和所做的事情来判断,要用更长远的眼光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