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邦》文/何宝荣
翰宇药业董事长曾少贵
作为深圳翰宇药业有限公司(下称“翰宇药业”)的领头人,董事长曾少贵做石油贸易出身,总裁袁建成则是重庆第三军医大学烧伤专业博士。这两位门外汉10年前误打误撞进入多肽药物领域,几经挫折,2004年才推出第一款多肽药品。
多肽,简单来说是蛋白质的片段,通过化学提取合成,能应用在免疫调节、止血、肿瘤治疗等多个领域。多肽药物跟传统的化学药物比起来,副作用更小。从2005年开始销售的翰宇此后迅速成长,次年便实现盈利,几年来净利润皆以70%~80%速度增长。翰宇目前在胰腺炎、胆囊炎、胃肠道出血类药物中占据第一位置,在多肽止血药市场更占据了60%以上份额。
新药开发的终极目标翰宇在2009年推出了特力伽素和注射用产后缩宫素两款新产品,分别用于肝肾综合症手术以后的止血和产后恢复。每年都有新产品上市以保证公司的收益及增长速度,不过这只是翰宇“以短养长”战略下的两款“短”产品——仿制药,“我们的最终目标肯定是新药开发。”袁建成对《创业邦》说。
软银赛富和深创投两家机构看到了这一战略的可行性,于2008年3月联手向翰宇注资1,500万美元。在外部资本进入前,翰宇每年将总销售额的7%~8%投入新药研发中,现在这一比例已增加到12%.然而目前销售规模过亿元的翰宇要想开发新药又谈何容易。国外新药开发有个“双十定律”:耗时10年,花费10亿美元;国内开发的费用相对较低,但也需要1~2亿元的投入。2008年,美国制药企业的研发开支为652亿美元,2002年时为360亿美元。但由于种种原因,去年仅有8种全新药品进入市场,为2001年的一半。
在浩瀚如海的多肽化合物里,如何发现一种确实有效、有开发前景的化合物,是开发新药的关键一步。翰宇和外部机构合作,待其完成前期的筛选工作,再把取得专利的化合物拿到公司开发,袁建成在2000年就进行过尝试。
“不可否认,专业机构手上还有很多好东西,就看我们怎么挖掘了。”袁建成对此很乐观。这种开发方式无疑能减少未知因素,增强新药开发的可行度,相比自己开发便宜很多。“
仿制药的短期效应在软银赛富合伙人徐航等投资人看来,多肽药物是生物制药行业中一个很重要的新兴领域,不过他们赶上的已是第二次热潮。第一次热潮是在1990年代中期,曾少贵和袁建成就是在那时“陷入”其中的。
1990年代中期,学术界和产业界都看好基因组生物学,认为癌症、心血管、脑血管等疾病很快将被攻克,整个医学界处于亢奋状态,甚至很多业外资金都砸了进来。之前从事多年石油贸易的潮州人曾少贵就是其中一个,有了一定积累的他在1998年开始考虑涉足实业。通过总政下属一家企业引荐,他认识了我国生物医学界泰斗、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黎鳌教授,后者正是袁建成的导师。在黎教授的推荐下,当时已开始做多肽药物研发的袁建成从重庆到深圳,和曾少贵一起见证了翰宇的诞生。
“我是被蒙进来的。”在没有任何收入的那几年里,曾少贵经常半玩笑似的对袁建成这样说,他认为生物制药的机会很多,可是自己就抓不住。在2005年实现销售之前的7年里,翰宇不断增资,累计投入达2亿元,都是靠曾少贵的石油贸易等生意支撑。袁建成认为曾少贵内心一直对生物制药有着坚定的想法,而且身上有着潮州人敢想敢干、不服输的个性,曾不止一次说过,“我连工棚都住过,还有什么不敢干的?”
搞学术研究出生的袁建成更是缺少企业经营的经验,直到2006年年底他才成为翰宇总裁。2000年4月,翰宇与第三军医大学开展项目合作,引进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内毒素小分子多肽项目,准备完成这一国家I类新药的产业化。2002年出国学习归来的袁建成看过了美国最优秀的多肽实验室,明白由于技术瓶颈导致多肽药物在国内无法产业化,便一心要成立自己的专业实验室。这完全是研究员的思路,因为研发一种I类新药通常需要8~10年,彼时尚无任何销售收入的翰宇要以这种方式起步实际上非常危险。
面对巨大压力,袁建成感觉必须得转换思路了,“我们采取了‘以短养长’的方法,做仿制药达到短期内盈利,以满足研发新药的长期资金需求。”当然,仿制的依然是多肽药物。多肽药物多为中高端用药,因为原料贵、技术门槛高,相比其他仿制药在专利过期之后价格下降70%,多肽仿制药物只会下降30%.2003年,翰宇开始进行仿制药研发,同时建设GMP车间。次年,第一款仿制药产品——降钙素走下生产线,这让曾少贵兴奋不已。这款产品定价50多元,同类进口药则超过200元。至今,翰宇推出的多肽仿制药物都大大拉低了国外的价格。
翰宇已经获得批文的多肽仿制药的共同点是:在国外已经上市,但国内并没有或很少有类似的产品,而且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目前中国引进的多肽药物只有15种,翰宇拿到批文的有9种,而全世界上市的多肽药物近60种,剩下的40多种便是翰宇未来仿制药的目标。
在多肽仿制药上翰宇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节奏。虽然仍行走在自主研制多肽新药的路途中,尚无斩获,但袁建成认为,经过十年磨砺,翰宇由于多肽仿制药的规模化生产,在行业内已争取到了话语权。目前,翰宇已建成的研发中心有80余人,是中国惟一的多肽研发基地。
看到行业的希望1990年代末到2000年初是生物制药领域受冷落的时期,资本更理性的投入到和基因相关的产品中来,其他衍生的产品也就随之出现。从技术手段而言,新筛选手段的出现也给开发新药带来了更多可能,比如默克旗下的创投公司就投资了药物筛选企业NanoImaging,便是看中了其TCM三维成像技术可以被广泛的应用在生物制药公司的药品研发中。
今年年初,辉瑞收购惠氏,这给了袁建成更强的信心。辉瑞本身没有生物制药业务,所以才收购了惠氏,辉瑞董事长兼CEO杰弗瑞金德勒(Jeffrey B. Kindler)表示,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在一般医疗和特种医疗、小分子和大分子药物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之后,罗氏又控股了对生物制药公司基因泰克,要打造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从行业的动态来看,这些大公司都看好这一领域。”袁建成压抑不住内心的兴奋。如果说10年前误打误撞凭的只是一腔热血,这时他认为自己才如梦方醒,对多肽产业的规律有了一定把握。
他解释道,多肽药物领域分三块:第一是外包服务,第二是原料,第三是制剂(也就是注射剂、药片或者胶囊类的产品)。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0~20家多肽原料药生产商,主要集中在欧洲,制剂则完全被大型制药企业垄断。目前,中国介入多肽药物领域的公司有700多家,上海吉尔化工和杭州中肽生化做得比较好,其他的公司不过100~200万元的规模。袁建成认为,“他们只是做外包,很难做大做强。”
2004年医药外包市场兴起时,翰宇也开拓了多肽药物的外包业务。因为中国没有培养多肽人才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背景基本上都是有机化学,翰宇必须自己培养,袁建成便想借助外包服务达到这一目的。而且,外包服务对于“掌握最新的国内外多肽药物研发技术、趋势”非常有价值。
在原料药上,袁建成的思路是对外出口,定位于“原料药提供商”,目前这块业务占翰宇整个业务的20%.而对国内市场,翰宇除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并不向其他公司供应原料药,把原料药掌握在自己手里,能“保证产品的竞争力”。
按照袁建成的计划,原料药只是翰宇走进国际市场的敲门砖,最终目的还是让多肽制剂走出去。如果这一天迅速到来,袁建成还需解决生产能力的燃眉之急。2008年公司生产了500万支多肽制剂,销售达到483万支,已接近生产极限。据袁建成透露,7月底,翰宇的新工厂将迎来GMP部门的检测,产能会扩大3倍。“随着新产品不断上马,也许两三年后产能又不够了。”袁建成笑呵呵的说。
曾少贵觉得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们的规模、技术实力处于高中生阶段,相对国外的‘博士生’公司,差距太大。”曾少贵和袁建成都想把翰宇打造成国际知名的多肽药物品牌企业,为了这一目标,软银赛富合伙人阎焱透露,将帮助翰宇实现海外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