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邦公众号二维码
创业邦
帮助创业者成功
快鲤鱼公众号二维码
快鲤鱼
发现最前沿的创新公司
毒舌科技公众号二维码
毒舌科技
「毒」立思考的科技媒体
创业邦学园公众号二维码
创业邦学园
创业者一站式成长平台
创业邦 > 《创业邦》杂志 > 2009年09月 > > 并购成为加速器
上期封面
历史查询:

并购成为加速器

  《创业邦》杂志 文/刘明君


很少有人能像盖茨那样敢对微软的错误进行刻薄的批评。2005年1月28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到1998年就推出搜索服务的微软为什么在早期一直依赖其他公司搜索技术授权,盖茨很坦白,“我们过去非常愚蠢。”根据知名分析调查机构comScore Networks的统计,在2004年12月,Google 在美国搜索市场的份额为34.7%,雅虎为31.9%,依靠雅虎技术授权的微软MSN搜索为16.3%.而更早前,微软还依托了Inktomi和AltaVista的搜索技术。



  对于这种局面,前微软员工、西雅图商业专栏作家罗伯特。福特纳认为,微软犯了一些错误。当雅虎开始提供搜索业务并变得庞大时,微软错失了进入搜索领域的机会。微软更大的错误则是,“没有开发像Google那样的自有搜索算法。”


  微软以并购弥补不足事实上,早在鲍尔默刚刚担任微软CEO的2000年,Google的搜索业务还未壮大时,微软便启动了一项名为“关键词”(Keywords)的研发项目,并得到了部分广告主的支持。但不久之后,微软高管层因担心该项目会影响到其他核心业务的市场收入,放弃了该项目。


  显然,微软在2003年初意识到了这个错误。2003年2月,负责微软MSN产品的副总裁佩恩(Chris Payne)在一个内部会议上向盖茨、鲍尔默在内的20几个高管请求批准研发针对Google的搜索业务。佩恩告诉盖茨,他需要18个月和1亿美元来做这件事。事实上,此前微软已经错过了一次收购的好机会,佩恩曾向盖茨建议收购搜索引擎Overture,但盖茨认为微软能研发出更好的产品,拒绝了这个建议。


  但微软始终未能在搜索市场占到便宜,便转而进行了大量收购。从2006年到2008年9月,微软收购了7家提供各类搜索技术的公司,以弥补其技术上的不足。其中,2008年4月更以近12亿美元收购挪威提供企业商业信息搜索的Fast Search & Transfer公司。期间,微软的搜索也进行了改头换面,2006年推出Windows Live搜索,2007年又从Windows系列产品中脱离,更名为Live搜索。


  2009年5月底,微软推出了全新的独立搜索服务品牌Bing.根据comScore Study公司8月份的报告,6月份Google公司在美国市场的搜索份额为65%,雅虎为19.6%,微软为8.4%.在推出Bing之后,微软的市场份额比5月份的8% 略为提高。之后,微软又与收购未成的雅虎达成合作协议,从雅虎获得全部核心的搜索技术,包括核心的算法搜索服务。两者的合作将对Google的美国搜索市场形成强大威胁。无疑,微软在用并购策略追赶Google.并购绝对是微软重要的成长策略之一。其最初的MS-DOS就是在收购QDOS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不过真正的大手笔收购都是其1986上市之后进行的。1987年,微软进行了成立13年以来的第一次正式并购,买下Forethought公司,后来被整合到Office软件中的PowerPoint就是以这家公司产品为原型开发的。Office中的另外一款软件Visio也源于并购,2000年,微软以13.75亿美元购买了Visio Corporation,之后该公司的产品也被整合进微软的产品线,以Office Visio的名字出现。


  自从1987年并购第一家公司以来的近20年,微软保持了平均每年并购超过6家公司的速度,并在2005年之后开始加速,当年并购了超过10家公司,2006年达到了18家。2009年以前,微软进行了多次规模超过10亿美元的并购,其中购买aQuantive公司更高达63.33亿美元。2009年上半年,微软又并购了Office.com、互动游戏公司BigPark、Java开发公司ZeroTurnaround 等多家公司。


  Google以并购促创新在微软加紧并购搜索技术公司时,Google也没闲下来。和微软的大手笔相比,Google更乐意花小钱购买小公司,而且似乎对收购兴趣更浓厚。仅仅在2007年的6月~7月间,Google就一口气并购了7家小公司,比如为了增强电邮系统的竞争优势,收购了电邮安全公司Postini.而收购的提供在线制作演示文稿软件的Zenter公司,使得Google拥有等同于PowerPoint的在线软件包。


  “微软就像A轮投资者,经常收购快速成长型公司,而Google则更像天使投资人,喜欢还没有成型的早期公司。各有各的好处,微软是看到市场更成熟一点儿再发力,Google则更希望接触新的公司。”硅谷科技协会副会长刘再德如此比较这两家公司的并购策略。在Google收购的这7家公司里,只有FeedBurner花费了1亿美元。其他由于都是小并购,而交易数额也低于Google需要向持股人说明的数额要求,所以并购金额并未公开。Google还在2005年5月收购了只有2个人的手机社会化网络公司Dodgeball,这家公司当时一直在寻找投资者。


  通过并购Google也消灭了一些潜在竞争对手。2003年8月,硅谷有媒体开始以“Kaltix打败Google?”的标题报道一家新的搜索公司Kaltix,这家当年6月份才成立的公司,由来自斯坦福大学的三个学生创立,他们在学校里研发出了创新而快速的商业信息个性化搜索技术,由于学校已诞生了像Google这样的搜索公司,三人便信心十足将被当时搜索行业誉为“王冠上的宝石”的学术成果转化为一家商业公司。9月,Google收购了这家新公司。


  因为何种目的进行并购?在这个问题上,微软和Google的思路都很清晰,也值得众多公司借鉴。“主要是获得创新的专利技术。”五季咨询合伙人洪波认为,微软和Google收购的重点是技术和人才。


  在5月份,微软推出Bing后,很明显就能发现其核心技术Powerset,其实就是得益于2008年的收购美国语义搜索公司Powerset.做一个很简单的比较,就能发现微软背后的算盘,此前差强人意的MSN搜索都耗时了20个月来研发,对于功能更为强大、也被微软寄望发挥更大作用的Bing来说,虽然假以时日,公司拥有的精英技术人才通过内部技术创新的方式也可能会得以实现,但是在新技术“各领风骚不几月”的快速革新时代,时间的投入比金钱的投入势必更珍贵,微软采用并购这样的外部创新方式,性价比更高。


  Google也同样通过并购来实现技术提升。8月17日,在Google中国举办的“互联网的未来”论坛上,产品工程师上台展示其新产品前,Google大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向台下的观众强调,“请注意,他们今天演示的新产品现在就可以下载,没有任何的天方夜谭和未来神话。”在接下来演示的移动搜索、翻译服务、地图服务(互联网和手机)三个领域里,其中的地图服务里用到的Google Map的核心技术就来自并购Where 2公司和Keyhole公司的技术。2005年推出的Google Earth,后来也因为2007年并购了提供图片为位置精确链接的Panoramio公司,以及提供高清晰图像的Image America公司而实现功能上的革新和提升。


  在并购方面,微软和Google为抢地盘已经搏杀多个来回。2006年11月,Google以16.5亿美元完成了YouTube的收购,布林在后来谈到此次收购时表示,“搜索最好的回复不一定是网页。”言下之意是YouTube有一个庞大的、对视频粘性很高的用户群。此前,微软公司也曾参与YouTube的收购,未果之后,推出了Soapbox网站。不过,根据最近的消息,微软正计划大规模缩减其视频网站的规模。美国穆伦堡学院媒体传播学院客座教授红宇认为,“微软和Google有意通过并购的方式插足其他领域,以期抢占先机,制定规则。”很显然,在没有抢到YouTube后,失去先机的微软在视频领域已然失意。


  为了拉拢更多的公司,除了并购,两家公司还采取了入股的方式。2007年10月,微软2.4亿美元入股Facebook,约占1.6%的股份。按照当时的估值,Facebook身价高达150亿美元。这引来了同样参与竞争的Google的不满,施密特就曾抱怨微软故意抬高Facebook的估价。不过,对在并购YouTube、DoubleClick时均被Google抢了机会的微软来说,被媒体形容“仅仅亲吻了一下,结果被别人抱得美人归”的结果,确实会有点不爽。因此,在2007年3月Google以31亿美元并购DoubleClick后,4月份微软马上就以60亿美元收购了另外一家规模更大的网络广告aQuantive.等待微软或者Google来并购,曾是很多硅谷的科技创业公司的目标之一。而从微软和Google自身来看,并购在量变的积累必然造成结构上的质变。创业公司在成长阶段,选择合适的并购时机和并购对象,其实更是一项极考验智慧的“技术活”。

产品服务升级,如需试用本功能,敬请移步至睿兽分析

跳转至睿兽分析打开 知道了,下次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