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邦》杂志 文/陈鸿桥
“敬业”的本意就是敬重,尊敬自己的工作,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每一件事无论大小贵贱都认真去做。其具体表现为勤勉尽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这其中糅合了一种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这种敬业精神就是最基本的处事之道。
一个企业如果员工不敬业就无法给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任何一个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必须有一大批敬业的员工,并形成一个敬业的企业文化。一个国家如果想立于世界之林,也必须使其人民敬业。只有每一个人做一行爱一行,才能被称为敬业的社会。
敬业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提升了公司价值,使老板的预期目标得以实现,但最终、最大的受益者却是自己。
当我们将敬业变成一种习惯时,就能把工作机会当成学习机会,在多干活、干好活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体验到干活好的乐趣,从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从思想与业务同进步过程中找到快乐。
一个敬业的人,也许你的工资与职别很低,也许你努力工作仍未得到上司的赏识,但只要是勤奋工作,只要是毫不吝惜投入自己的精力与热情,不挑肥拣瘦,不推诿,不老找失误或做不好的借口,最终你必然会为自己的工作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并赢得众人的尊重。即使你是一个很平凡、很普通的人,你也永远不会成为天才,但你完全可通过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而成为一个专才,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敬业的人永远能找到实现自己价值的舞台,永远不会失业。
可以肯定的是,当“不敬业”成为一种氛围时,投机取巧、事不关己盛行,敷衍、偷懒、草率、疏忽、畏难等等这些属于“不敬业”的行为就会造成一系列可怕的惨剧。
虽然不敬业的人在某个时候可以侥幸得益,但最终却是为自己的进步设置障碍。当你把多干活、干好活的机会推给别人时,实际上就是将自己的学习机会,将自己从工作中不断获取的快乐、信心、自尊、进步都拱手让给了他人,长此以往,就会滑向“边缘化”的境地。
敬业的口碑,是靠一点一滴、日长月久累积的,是靠对每一项工作的细致入微,是靠把那些看起来最简单、最卑微的事情都能做到精致、极致的种种表现而逐渐树立起来的,由此而创设的个人名誉,最终形成的将是个人的品牌与核心竞争优势,其名声在社会群体与业界相传。个人品牌也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如同可口可乐的品牌一样,能产生巨大的能量。但也同其他无形资产一样,很难获得却容易失去。
当一个人被周围的人称为敬业的人时,他就是一个受尊重的人,也就是获取了一个人职业生涯中最大的财富——敬业的口碑,凭着这个“口碑”,这个人可以走遍天下。这个“口碑”就是个人的“护身符”,是无价之宝。
天才只可偶遇,社会更需要的还是一大批敬业的人才。
本文作者著有《16节科学管理课》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