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邦》杂志 文/吕建民(北京春秋院线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以我的感觉,一般投资影片的方式是:风险投资、银行贷款、业内外的一些联合制作以及企业自筹资金,这4种方式。先说风险投资,很多企业都开始找资本运营,但我个人认为,有些风险投资看准整个的行业融资渠道不好,胃口太大,想用很低的价钱拿到相当的股权。
北京春秋院线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吕建民
银行贷款方面,我原来认为是最直接且成本相对低的融资方式,好几家商业银行都跟我们接触,希望能进入到制片行业,最后都没做下来。电影这个产业不像其他产业那么成熟,他们没有影片风险评估的一套体系,告诉其做多少票房、市场怎样,也无法做评估。银行只能找一些担保公司,想把这个风险转嫁给对方,但是担保公司又说要拿房产抵押。我要是有房产担保就不用这样贷款了。
业外资本方面,有业外的朋友调查得出能盈利的影片只有30%,我说你高估了,真正盈利的可能只有10%到15%,他们说投资电影还不如买套房子增值快。而且还有部分人投资电影并不是为了爱电影、挣钱,而是一些其他要求。
最后就是利用自有资金投资,但发展速度比较慢,一些计划实施不了,比如我有一个题材就卖给了路学长。我想不是每家公司都像华谊兄弟那样,在融资方面有经验。反正我们今年的计划就是谁的脸色也不看,几个高管加起来13套房子都储备出来,如果自有资金量不够,大家都把房产拿来做抵押吧,豁出去了。
在融资方式方面,海外的方式更多也更加成熟。像法国就像发行体育彩票一样,发行债券、彩票,包括中国很多影片都拿到法国南方电影基金等;比如说日本,单片可以挂到金融市场上作为一个产品来卖。如果觉得这部电影的成本风险控制有点儿问题,做一个市场评估以后可以在他的交易所当成一支基金去卖。
一个最普遍的现实是,制作公司往往和发行方、院线、广电集团一起投资,这样从宣传、发行、创作有一个非常良好的组合,我觉得这可能是最理想的一个合资状态。目前中国的电影资金回收主渠道还是院线,不上院线的片子投资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原来有一些制作特别小的电影在电影频道上面,但是电影频道也可以买或者不买。所以现在基本上看各种电影都是很多个投资方。但这样也会有问题,比如我们今年希望上映的影片,我们导演的,但是发行商希望剪辑,有的片段我是非常心疼不愿意剪,对方就跟我说,想赚钱就要听听他的意见。电影是艺术、商业双重属性嘛,有对方投资,总会有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