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邦公众号二维码
创业邦
帮助创业者成功
快鲤鱼公众号二维码
快鲤鱼
发现最前沿的创新公司
毒舌科技公众号二维码
毒舌科技
「毒」立思考的科技媒体
创业邦学园公众号二维码
创业邦学园
创业者一站式成长平台
创业邦 > 《创业邦》杂志 > 2011年05月 > > 探访Google
上期封面
历史查询:

探访Google

  《创业邦》杂志 文/符星晨


  “依照你对互联网的熟悉程度,你也许会知道Google。”


  这句话显然不是出自2010年——现在,凡是接触过互联网的人,恐怕没有人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搜索引擎。不过,在2002年4月的Entrepreneur杂志中,在加州郊区的一个车库里创立的Google刚刚4岁。那时的Google刚刚经历了互联网泡沫,但它并不像大多数.com企业一样生意惨淡,而且避免了裁员。搜索是互联网上排名第一的应用,而2001年的报告显示,Google在包括AltaVista、Ask Jeeves和GoTo在内的独立搜索引擎中排名第一,在所有网站中排名第15位。这给Entrepreneur杂志的记者Michelle Prather留下了深刻印象。获得最佳搜索结果的算法永远是高度机密,而当Michelle Prather询问Google创始人布林,公司为什么能取得现在的成功时,后者认为,这是缘于Google本身对信念的坚持。


  “如果你观察大多数搜索引擎的发展历史,你会发现他们都想要变成1996年和1997年左右的雅虎,”布林说,“他们希望成为入口,而搜索本身并不那么重要。相反,我们相信搜索和搜索结果的质量才是对用户最重要的。现在看起来,我们的假设是对的。”


  面对21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布林认为,这其中有很多道德层面的问题,“许多公司成立是为了借着之前的互联网热潮大捞一笔,而Google的员工是真的对改善搜索技术情有独钟。做搜索过去不是一条快速致富的路,现在也不是。我们一直在努力提供越来越好的用户体验,你看不到我们为了迅速上市或出售而忙忙碌碌。”Google的另一位创始人佩奇认为,公司一直有着长远的目标:作出最好的——能够理解用户需求并给出他们想要结果的搜索引擎。


  在Google内部,管理者也在坚持某种东西。尽管公司已经不再是车库中的小创业团队,Google仍然是个CEO办公室总是开着门、创始人在工程师旁边打冰球的有趣地方。Google的公司文化为人所称道,以至于人们每当看到搜索首页上多姿多彩的Logo时,就很容易感到公司的热情、亲切和坦诚。


  2002年,佩奇和布林已经需要面对很多问题,例如招聘高层经理,以及随着用户隐私产生的道德困惑。他们认为,为公司事先制定高标准并严格遵守,是问题的解决之道,帮助同事间、公司与合作伙伴间建立了信任——这也是Google维持好名声的方法。“搜索引擎观察”网站的创始人Danny Sullivan认为,Google能否保持成功由两点决定,除了其搜索技术的先进性,就是公司保持良好声誉的能力。


  时隔8年之后,Google已经成长为IT界的“巨无霸”,它是否还坚持着对搜索技术的顶礼膜拜以及公司的“不作恶”信仰?尽管出版商和媒体巨头也针对版权问题进行过起诉,但广大网民却对Google赞美有加。对传统媒体时代的颠覆使得Google遭受了雨点般的攻击,但用户确实得到了方便,也更有效率。在中国Google遭遇了少见的挫折,以致退到香港。对比中国网民使用更多的百度——美国《商业周刊》最近以《百度如何赢得中国》作为封面文章,赫然印着冲击眼球的“Be evil”几个大字。文章的作者认为,尽管谷歌也并不总是能够言行一致,而百度的策略与谷歌创始人“不作恶”的真诚口号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而Google也并不能总是占据道德的制高点。随着公司越伸越长的触角,现在Google已经代替微软成为了最大号的“硅谷敌人”。在苹果总部的员工内部会上,乔布斯怒斥Google所谓坚持“不作恶”的原则就是在扯淡,而且他们很懒惰,他们有潜力去做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却拒绝这样做。Google所强调的“数字版权”是否是在窃取他人的著作权?包括街景地图在内的应用是否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更重要的是,其毋庸置疑的市场统治地位和“垄断”两字脱不了干系。8年之后,佩奇和布林仍然在强调Google对声誉的坚持,只不过他们遇到了一些麻烦。


  至于对搜索技术的不懈追求,看上去则没有太多争议。不过,Google也正因此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来自新一代社交平台的挑战。对搜索的理性坚持使得Google在重人际关系、充满感性的社交世界中并无太多斩获,新生力量Facebook似乎极有可能取代Google成为下一个巨头。而Facebook甚至可能更坚持——被誉为Gmail和Friendfeed之父的Paul Buchheit最近谈及Google和Facebook的区别,认为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对产品、对细节的高度关注值得赞赏,而Google的佩奇和布林,在公司壮大之后,似乎有些像是两个风险投资人:在搜索之外,他们也对各个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投资,从街景到无人驾驶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Google已经不再是硅谷里对工程师最具吸引力的地方:Facebook或者更年轻的Twitter以及更多后起之秀才是。互联网的变化实在太快,Google的口号“不作恶”和信奉搜索技术的价值观都不得不接受挑战。不过,这些进行自我标榜和约束的宣言,仍然是用户对于美丽世界的一种向往。


  Google发展简史


  1998年9月7日,成立于美国加州郊区。


  2001年9月,网页评级机制PageRank被授予了美国专利。


  2002年5月1日,与美国在线(AOL)签约,后者全面采用Google的搜索引擎。


  2004年8月19日,在纳斯达克上市。


  2005年7月19日,宣布将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12月20日,宣布收购AOL5%的股权。


  2006年10月,以16.5亿美元收购影音内容分享网站YouTube,这是Google有史以来最大笔的并购。


  2007年2月,Gmail向所有人开放;11月,宣布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的名称为Android。


  2008年9月,地图卫星升空。


  2009年3月,推出Google Wave。


  2010年2月,推出社交网络功能Google Buzz,9月推出新功能“即时搜索”。

产品服务升级,如需试用本功能,敬请移步至睿兽分析

跳转至睿兽分析打开 知道了,下次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