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邦》杂志 文/方军
在移动互联网的大势,社会化已渐成为产品的基本条件。移动互联网的特点有二,一是所谓移动优先(mobile first),也就是把手机视为首要设备,以它的新性能与特殊限制作为产品设计的前提,另一就是所谓社会化(social),也就是利用用户之间的关系构建人与人的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从而促进产品扩散、刺激用户交流、协助用户发现、以及构建竞争壁垒。
社会化的人性根源,是人的生存状态,每个人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络之中,渴望与身边的人、与同样兴趣的人进行交流互动。社会化的经济根源是网络效应,网络的价值因节点的增多而扩大。最常被说起的例子是,世界上只有一台传真机是没有用的,越多人拥有,你的传真机价值更大。社会化的技术根源,则是互联网技术让人与人之间链接的可能性扩大了。人性根源,是所有社会化产品的驱动因素。
具体到互联网的发展来看社会化,我们可以大体分成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流是可读的互联网,用户上网的主要行为是读,人与人之间没有显式的关联。第二阶段则是前几年热烈的Web2.0,它的核心概念是从可读的互联网到可写的互联网,相对少量的人开始写博客(少是和现在的用户量比),人们部分借助并不方便的工具把关系映射到互联网。第三阶段则是社交网络的普及,利用便利的工具,大量的人把关系映射到互联网、进行交流互动,这一阶段的特点还有就是人与人的链接网络变得非常庞大。第四阶段是移动互联网下的社交化,几乎每个用户都加入各类社会网络,人数再次扩张。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密集交流的范围却在缩小。
这四个阶段的区分隐含了三条线,一条线是,用户是被动阅读还是主动互动,趋势是一直转向更互动;第二条线是,构建社会网络的用户数量,也就是网络的大小,趋势是数量一直在扩张;第三条线是,用户的密集交流的人数范围,趋势是从少到多、再到相对较少。
[page]
在第四阶段,对现实人际关系影响深远的统计法则会产生作用,也就是人最大限度只能处理150个朋友关系。
规划产品的社会化特性时,还有两个重要问题需要判断:第一,是映射现实的社交关系(或帮用户找到失落的链接),还是依据兴趣帮用户找到现实中不存在的关系?从目前看,互联网在两类上都具有优势。第二,帮用户构建的人际交流,处在从“完全异步”的到“实时互动”之间的哪个范围?趋势是用户之间的交流频度在提高,逐渐向实时互动一端移动,比如,移动互联网的特征就是随时随地的个人化联结。
移动互联网,则是人真正地变成了社交网络的节点,过去人通过各类活动可被视为是节点,现在随身的智能手机让人在物理上也成为节点。在这样的视角下,我们可看到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机会与挑战:
1、智能手机的随身性带来用户活动的更多可能性,进一步刺激“节点的活化”,挑战就是如何和用户一起发现移动互联网的可能用途、让用户的生活便利化?
2、移动互联网带来更大数量的用户加入,挑战是以怎样的方式帮用户建立联结、怎样构建既“大”又“小”的社会网络?大是网络的总体人数更多,少是用户只联结他真正需要的人。
3、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对信息整合的需求大幅提高,挑战就是如何帮用户发现他想要的,既不让他被信息爆炸淹没,又不陷入窄化的“信息泡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