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抽象的自然语言描述音乐并搜索,Jing.fm改变了寻找音乐的方式。
文 | 沈凌莉
如果想听催眠的音乐,在Jing.fm输入“夜晚+催眠”,就会找到你想听的音乐;或者输入“久石让+纯净”,在久石让众多风格迥异的作品中,《天空之城》就被推送出来了——这就是Jing.fm要实现的主要应用场景,通过抽象的自然语言描述,搜索到你想听的音乐。用创始人施凯文的话说,“像和朋友聊天一样描述出你想听的音乐,它会理解你的意思,推荐出准确的歌曲”。
怎样想到这个模式?
为了在音乐和互联网之间找到有意思的结合点,施凯文研究了很久。他曾经作为音乐与互联网结合方面的“连续创业者”和创新者登上《时代周刊》亚洲版。
这个中俄混血的“85后”从小学习古典钢琴,而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电子音乐制作。初中时他曾开发过一个基于排版和超链接的小音乐站点。2008年底他创办了音乐分享网站Koocu音乐网。2010年他创办了Saylikes,6个月内,拥有60万注册用户,日IP量10万多。后来被广泛模仿的“专辑墙”就是他的创造。
施凯文常常被身边的朋友要求推荐歌曲。他认为,一个人想听什么样的音乐自己最清楚,能记住的曲名、创作者的名字却十分有限,按照名字去搜索音乐限制了收听者的选择,而按照自己的口味和此时此刻的状态去找音乐会是一种常态。施凯文想做的就是把这种常态还原到音乐搜索中去,就像身边有一个资深的音乐DJ,能根据用户的状态和口味,在海量音乐中推选此时此刻最想听的。你只要告诉“他”——我现在正在跟女朋友愉快地吃饭,“他”就能奉上应时应景的音乐。无论是按照自然语言描述找音乐,还是通过音乐了解朋友的情绪状态,实现的都是让音乐跟情感接近。
2011年12月开始筹备,2012年6月,他发布了自己的第三个创业项目——Jing.fm。
创新点在哪里?
在Jing.fm之前有几种有代表性的音乐搜索类产品,像通过歌曲名称和歌手点播的虾米网;通过悲伤、摇滚等粗略划分,再根据用户行为挖掘数据判断用户喜好的豆瓣;通过社交图谱和兴趣图谱挖掘用户可能喜欢的音乐的Spotify。
但这些产品对音乐的划分归类维度过于单一,对用户的追踪分析也不能适应用户状态的改变。Jing.fm希望改变现有的方式,这依赖于一套基本的定义系统:
它由乐评人、音乐人、心理学硕士、系统架构师组成的10人团队合力打造,其基本原理是,由人工做出基础分类,包含13种人类基本情绪维度,每个情感维度会细分出数百种情感脉络,再由算法结合音乐的特征和品质,衍生出数千种状态维度和组合定义。每一首歌都会在这个定义系统中被分析一遍,从而形成这些歌精准的分类和特有的DNA。
把选择权交给用户,推送音乐给用户,但怎样保证这个音乐能符合他们的口味?这是个数据挖掘和逐渐精确的过程。用户在注册之初选择的艺人和音乐可以初步界定其喜好范围;在二次操作中,用户在音乐上的停留时间等操作数据也会进一步确定其口味。
用户还可以“跟听”朋友在听的音乐,Jing.fm接入了微博、人人网、QQ好友等社交平台。“Jing.fm就像一个智能手机,音乐推送就像是接听电话这样的基本功能,近关系社交与音乐情绪则是智能化部分,利于增加黏性。”施凯文这样描述他的产品理念。
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施凯文介绍,Jing.fm购买了一些电台版权。这种版权在行业内叫“限制性版权”,对于搜索单曲、做榜单、下载等会有所限制,但并不影响用户在Jing.fm的查找与播放。
进一步精进算法、扩大智能音乐库是Jing.fm目前的重点,还会与国内一款Siri产品进行技术合作,8月份将首先推出iOS平台上的App,它的iOS版会支持语音描述;安卓版也在计划中。对于几年之后在线音乐的用户付费趋势和可能性,施凯文表示乐观。
点评:
CyberAgent Ventures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吴文蔚
Jing.fm是个用心的产品,既有对其它产品的借鉴(勋章系统/社交关系),又有创新(通过语音描述获取音乐)。这个创新点的本质是心情和场景式的推荐,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影、书籍、实物等消费类产品。今后技术上的难点在于数据的累积和分析,运营的难点在于社交内容的沉淀,当然版权和盈利是绕不开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