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纳米墨水应用在各种材料上,有可能颠覆整个打印市场,乃至各行各业。
文 | 郭文俊
“我们没有打算申请专利,一流的技术是不用申请专利的。”让张连斌如此具有信心的是他和研发团队手中名为“纳米打印”的新产品。纳米打印不是新概念,但张连斌的这项技术却使得纳米墨水适用于几乎所有的材料上:纸张、玻璃、陶瓷、布料、皮革……并且能够大规模量产。在张连斌的构想中,伴随着墨水种类的完善,这项技术将轻而易举地走进千家万户。
在创新中国(DEMO CHINA)2013总决赛终极PK赛现场,张连斌代表的鼎科纳米技术研究所摘得“Demo God”奖。这时距张连斌卖掉上一家公司再次创业已经有16年的时间。
100年不褪色
1997年,由于看好国内的打印市场,张连斌组建了一支研发团队。这支团队后来逐渐扩充至十几人,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占国带领,主要研究纳米颗粒的量产和保存问题。
据张连斌介绍,鼎科的第一批产品将于10月面世,这是一种用于纸张打印的纳米颜料墨水,主要针对办公打印市场,与现在常用的激光打印相比,纳米打印一张彩色纸品的成本仅为前者的黑白打印的1/4。
在现有的打印市场,常用的打印技术主要有喷墨打印和激光打印两类。喷墨打印因其成本低廉、易于使用,一直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市场,但也存在着不耐光、不耐水,打印成品不宜保存等问题;而激光打印的速度则相对优于喷墨打印,且成像效果较好,常用于商务用途,不过由于激光打印使用的是碳粉,打印时会产生大量的PM2.5,很容易造成空气污染。
鼎科推出的纳米颜料墨水将很好地克服两者的不足之处,且成本更为低廉。据张连斌介绍,纳米墨水的背后是鼎科的核心技术——纳米颗粒。这是一种由人工制造、大小不超过100纳米(一纳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的微型颗粒。若想充分利用纳米颗粒,不仅要做到每一个颗粒都均匀,还要体现出设计好的特定纳米性能,比如抗紫外线、抗污染、水溶、干后水不溶等。
基于纳米微粒技术的纳米墨水有着耐光、耐水,打印成品保存时间长且不产生污染的优势,并且能够较大幅度地减少成本。目前,激光打印机的一个硒鼓大约能打印1500页A4纸,每分钟35页;而一盒纳米墨水可以打印8000页,每分钟60页,不仅降低成本,还能提高打印速度。
在应用范围方面,纳米墨水不仅能适用于纸张,还能根据不同的墨水类型打印在不同材料上。目前鼎科接到的订单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家具领域,对生产商来说,有了纳米墨水,家具生产中需要烤漆等工艺才能达到的装饰效果只需用打印即可完成。
鼎科所生产的纳米颗粒“每一个都是可以带颜色的”,张连斌介绍,他的纳米墨水就是提取矿物中的无机颜料,制成12种颜色的纳米颗粒,并进行修饰处理,使其具备打印性能。鼎科是世界上第一家把12种基本颜色的纳米颗粒做出来的企业,通过这12种颜色可以组成全色谱,组合成自然界中任何一种颜色,完全可以替代现有油墨、油漆、布匹印染材料等,“而且100年都不会褪色”。
因此,相应的改变也可能发生在服装行业。带有美丽花纹和色彩的布匹不再需要工艺复杂的染色程序,只需在电脑上完成设计,连接打印机后即可在坯布上直接印染出理想的图案,而且经得起长时间的穿着使用,不会发黄泛旧。
研发就是赌博
1997年,还在学校读精细化工专业的张连斌决定卖掉自己手上的公司,成立一家名为世峰的实验室,专门研发喷墨打印墨水。
此前他曾创办过电脑公司,也曾因创业经历成为“全国百强创业大学生”。在当时,国内并没有公司拥有喷墨打印所用墨盒的核心技术,张连斌看到了打印墨水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空间。
实验室成立伊始,便确立了两个课题方向:一是开发燃料墨水,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二是开发耐光、耐水的颜料墨水,拓展喷墨打印的应用领域。
据张连斌介绍,纳米墨水研发的困难主要在纳米材料的批量化生产和稳定性两个方面,这也是世界性的难题。少量的纳米材料在实验室做出问题不大,但还没人能够大量生产,且要保证生产出来的纳米材料不沉淀、不成浆、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长大。
这些难题让张连斌的团队走上了一条颇为艰难的路。“研发就是赌博,甚至比赌博还要惨,你看着所有的资金都像废纸一样烧掉,真是跳楼的心都有。”
但在今日回头看过往的创业历程,张连斌认为自己的经历还算顺畅,“只要我做,就是挣钱的”,而纳米墨水研发成功的原因,他也简单地归结为“灵感的火花”。张连斌甚至不太愿意讲述过往的艰难时刻,认为这会泄漏团队研发的机密,另一个原因是他认为现在还不是回忆的时候,生意才刚刚开始。
在鼎科的生产工厂,成批的机器人工人正在陆续就位,冷静而有序地酝酿着一场打印行业的改变。张连斌正忙着约见不同的投资人。按照计划,正式投入生产的鼎科需要一笔投资来建造一个年产量在10万吨左右的工厂,年产值将达到近两百亿元。接下来,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墨水相继上市,“那将会是整个印刷行业的一场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