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邦公众号二维码
创业邦
帮助创业者成功
快鲤鱼公众号二维码
快鲤鱼
发现最前沿的创新公司
毒舌科技公众号二维码
毒舌科技
「毒」立思考的科技媒体
创业邦学园公众号二维码
创业邦学园
创业者一站式成长平台
创业邦 > 《创业邦》杂志 > 2012年10月 > > 手机外设靠谱吗?
上期封面
历史查询:

手机外设靠谱吗?

  《创业邦》 文 | 曲琳


  一些以“配件”形式存在的小巧硬件正在参与手机的“改造”,利用手机上的音频口、蓝牙等功能将数据传输到云端,你手中这个身长几厘米,一百来克重的家伙正在变成钱包、公交卡、诊疗仪、PSP游戏机。真是“百变天机”的时代啊。



  这些产品还没有得到足够普及,已经有不少业内人士存在疑问:它们会不会是阶段性产品?手机本身内置有重力感应器、三轴陀螺仪、电子罗盘和光线距离感应器等,聪明的开发者难道不能借助传感器,让App替代稍显“笨重”的硬件?iPhone5并没有内置NFC,虽然有点让人失望,但也投射出大家潜意识中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很多种,在本文中的分类里,我们也特意列出了一些越过配件的方式。


  其实这些配件的存在本身也有意义,它们为用户提供新鲜的体验,也为开发者们开启了更多想象空间。在某种程度上,它们是市场中的先行者,也许有一天,iPhone周边的各种配件甚至有可能形成一条全新的产业链。


  另外,如果将智能手机配件这个问题延展来看,有几种产品也是值得琢磨的:专为特定人群开发的特制手机,可以将手机变为遥控器的软件系统,Fitbit(健康数据记录器)等无线产品,以及智能机顶盒。它们是否能勾勒出几年后我们的生活状态?对于任何能够开拓人类思维的新事物,我们都没必要拒绝。


  移动医疗类:CellScope,iHealth


  手机自助:春雨心境


  在移动医疗领域,与配件结合后的理想状态是:配件负责某些生理体征的测量,返回手机,进行数据简单处理,然后上传给医生,达到实时监控的效果。例如美国公司CellScope推出的“检耳镜”可以用于非临床领域;在中小板上市的“九安医疗”在硅谷成立团队进行“iHealth”类产品研发,将iPhone或iPad变成血压计;“全科医生”、“医信通”等App的开发商“珠海奥美”即将推出与一些医疗设备相连的手机接入类硬件与软件。


  但如果不去借助配件呢?例如中国团队“春雨天下”的一款产品“春雨心境”可以通过对人脸拍照来测试心率,原理是,人的面部皮肤下有毛细血管,随心跳会有微小变化,高精度摄像头能够捕捉到,再以此来推算出心率。


  移动支付类:Square,钱方支付,钱袋宝


  手机自助:NFC、短信付费、二维码等


  Square发明了接在音频口上的小型刷卡器,中国的“钱方支付”等很多家公司纷纷跟进。同样做支付的公司“钱袋宝”的产品是刷卡器与可以贴在SIM卡上的扩展卡。


  目前移动支付方式有很多,例如大名鼎鼎、早就在日本成为主流的NFC(近场通信技术),古老的方式“通过短信付费”,还有用摄像头扫描卡片、直接扫二维码完成购买等,有些产品的初衷是帮助商家收费,而有些产品是帮助手机使用者付费。


  小众功能类:Coco Controller,Mobi-Lens


  手机自助:只要是智能手机,皆可完成基本任务


  这类产品往往汇聚在美国初创项目集资平台Kickstarter上,为有需要的用户锦上添花。例如Coco Controller相当于一个接在手机上的游戏手柄,依旧是通过音频口连接,智能手机可以像PSP那样玩,在Kickstarter上的价格在42美元左右。


  Mobi-Lens是一种可以夹在手机上的小镜头,例如微距镜头可以拍摄很微小的东西,广角镜头可以拍摄更大的视野范围,30美元即可获取。


  自白:“回归硬件”后,手机会变得很科幻


  李英豪:“钱方支付”联合创始人


  苹果这次没有内置NFC,我估计NFC普及起来还会比较远。也许苹果认为NFC不好推,毕竟需要两边的硬件配合嘛;或者没必要推,Square有一个付款应用,把信用卡绑定在App里面,如果Square商户面对的消费者刚好也有App,就可以无卡支付了,虽然还没到普及,但是至少引领了一个新的思路。


  我们最初考虑过做B2C,但是很多人不接受手机上的硬件,不放心,而且互联网的服务都是免费的,支付宝也免费,为什么要花钱买硬件?买完硬件以后必须跟智能手机绑定用,用智能手机的人都是80后或者说90后,而这又是支付宝的最大目标群体。


  在B2B这边,你帮助商户去赚钱,他们掏几百块钱去买硬件,相当于买桌子或者电脑,所以能够实施起来。我们现在的市场售价是699元,卖得太便宜了他们反而不相信。


  做硬件比做软件复杂,从设计到完成、稳定、量产商用,大概有6个月,有开发、零部件的成本,摊销起来也要到一定的量级。我们是自主研发的,需要有金融、通信、安全加密方面相关的认识,对团队要求比较高。而且安卓系统的适配又是一个难题,机型多,而且哪怕是同一款的机型,出来的结果都不太稳定。


  不过,现在硅谷有一个说法叫“回归硬件”,手机越来越厉害,但是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就需要在手机上多配一些硬件去延伸。手机在未来可能会变得很科幻,你到一个地方手机就会显示相应的新的交互设计,以后液晶屏幕甚至会是随处可见的,接上手机就能够显示新东西。我刚刚买了苹果机顶盒,我相信它也会是智能化的重要设备。


  自白:渠道、物流、价格都是难题


  孙江涛:“钱袋宝”创始人


  涉及到移动支付问题,我觉得无硬件不安全。即使是NFC也是要有硬件的,得有一个硬件单元来存储安全密钥和安全信息,而安全芯片的发放是一个独立体,不能脱离金融机构。我们的产品现在借助银行作为渠道,在全国四五个省做重点的推广,这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渠道。


  如果是医疗类外设,又要考虑走什么渠道。是放到药店里,还是放在手机店里?一个不知名的产品,人家为什么要花钱买?买完手机之后,导购还得和你聊天,问你家人多大岁数了、身体好不好;即使真的卖出去了,还得看能不能装上,万一人家用的是诺基亚的黑白屏,你说怎么办?


  而且要让用户拿到这些产品是挺麻烦的,只要涉及到物流成本,就意味着产品定价不能便宜,一般50元以内都很难做,物流、渠道、自己的利润可能各要10元吧,这还不算二级、三级代理,成本就不能高于10元。10元之内能生产出什么样的硬件来?如果价格要提高到一两百元,购买力又会受到一些影响,不一定那么冲动地去买了。所以配件往往很难有很大的销量。


 自白:自测数据直接连入App,将形成用户的健康档案


  何方平:“珠海奥美”总经理


  医疗和健康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有很多的后续工作将不会在医院病房完成,而是由个人和家庭承担。以前血压计、血糖仪多是孤零零地使用,有些厂商早就推出少量的机型,允许用一个USB接口跟电脑相接,但并不普及。现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概念都起来了,医用设备的接收端可以是随身携带的手机,也可以是家里的智能机顶盒,我觉得这两个入口都会大有可为。


  具体怎么连接呢,多数公司用音频传输,我们推出的解决方案是做一种标准版本的转接线,可以接上其他医疗设备,再传入音频口。目前在做设备调试,打算年底上市吧。珠三角这一带做健康医疗类电子设备的厂商很多,他们也面临着从单机产品到互联网产品的转型,很乐意与我们合作。


  实际上,我是从移动互联网角度来考虑的:我们已经有了一些App,原本是需要手动输入数据的,现在可以通过自动测试的方式接入,例如将数据直接输入我们一款App“医信通”。在我的预想中,外设配件是医疗健康平台的组成部分,智能手机说白了已经是一个小电脑,如果大家对它寄予厚望,光靠它本身是不够的。


  之所以做这些部署,是因为现在移动医疗方面的交互都是零零碎碎的。我是学医出身,也在医疗设备公司做过,我认为只有建立健康档案,也就是每天有日常接入的数据,连续起来,在诊疗时才能真的派上用场。


  点评:配件这东西,短期有意义,长期无价值


  某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硬件发烧友


  在我的朋友中,有做医疗类外设产品的,也有做移动医疗App的。在我看来,配件这件事短期有意义,长期无价值。


  鼠标是电脑的外设,在电脑发展的初期很有用,但是苹果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在尽量消灭外设,鼠标和键盘慢慢都会是多余的,用手指直接戳就好了。我们的下一代就是用触摸屏起来的,和我们这一代的逻辑完全是不一样的。


  手机外设是一个阶段性的产品,长远来看,肯定会被淘汰。很多外设的功能其实都可以通过取消外设来实现:安上温度传感器可以测量体温;装上测量压力的传感器,放在手臂上可以测血压;放在枕头边上能感觉出你是不是在辗转反侧;可以在浅度睡眠时候用闹钟把你唤醒。


  现在连Wii都做到一体化了,只需要一个人体感应器,医疗类的配件就更别提了。我想现在之所以有很多公司做,是因为内在的商业驱动力,产品卖99美元,成本也就5美元,广州深圳那边的人嗅觉比北方人要敏感得多。手机厂商可以轻易地把外设的市场给夺回来,苹果在手机里面增加一个传感器相当便宜,只不过市场还没有起来,外设会推动智能硬件发展,苹果只要推出一些传感器,等开发者用App来匹配就好了。从人民群众的角度来说,我只要带一个手机,干嘛还要带其他的东西呢?


  点评:内置传感器与外设将共存


  刘二海: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


  不少数据采集的传感器已经集成到手机上了,将来种类会越来越多,但也有很多应用需要较为专业的传感器,这时单独的外设则是首选。手机厂商有关传感器的未来规划会影响独立传感设备的生存。正如照相机很多年前还是只有30万、50万像素的玩具,今天已经达到800万像素,不输给卡片机,正在堂而皇之地取代卡片机,GPS也是现在手机的标配。如果传感器比较容易集成到手机上,又是大众需求,这很可能是手机厂商未来产品规划的一部分。


  其实,专用移动设备就是将传感器、手机通信模块、计算能力封装在一起,比如快递员的手持设备,租车公司归还车时用的手持检测设备,医用手持移动心电图仪等。据说,苹果iTouch被很多人当游戏机用,这会部分替代原来的掌机PSP,也就是说,专用的掌机正在被通用的iTouch替代。


  实际上,一个应用可采用通用“手机+内置传感器+App”解决,也可以通用“手机+传感器配件+App”解决,进一步,还可通过专用设备实现解决方案。至于到底采用何种方案,要仔细权衡。外设可能被手机厂商吸收到标配中,专用移动设备的成本也在降低,这是因为通信模块和计算能力都是标准批量组件,剩下的就是传感器和应用的开发。这是个值得关注的领域。

  • APP
  • 公众号
  • 微博
  • 知乎
中国创业者的信息平台和服务平台,帮助中国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
创业邦公众号,带你随时了解与创业有关的人、事、钱
邦哥自留地,轻松充电,秒知圈内事
创业邦知乎机构号,带你以另一种方式了解世界

产品服务升级,如需试用本功能,敬请移步至睿兽分析

跳转至睿兽分析打开 知道了,下次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