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创业团队组合:投资人出钱,创作人出力;投资人占大股,创作人占小股;投资人在商言商,创作人亦步亦趋。他们联手打造了过去十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原创动漫品牌,但并不想陪它走得更远……
环境和竞争对手都已改变,而“过于自信”的黄章依然试图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魅族难道注定只是千年老二?
Siri推出时,万众瞩目;两年后,几乎没人再用。难道Siri仅仅是苹果的一个销售噱头吗?
在物流这个复杂的重资产领域,除“菜鸟”外,还有一票创业公司在抢占地盘。
众筹与连锁加盟是天作之合:众筹创造了自然形成的顾客:如果你一开始就拥有100名或1000名本地投资者,他们会是加盟商很好的顾客。
创意要如何才能变成商店里的畅销产品呢?家用产品发明家洛瑞·格雷纳是当之无愧的权威人物。她现在已经自创了400多种产品,总销售额达到5亿美元。
被竞争对手挖角,人才流失,或许一直是创业公司老板的噩梦。这个梦如何破?
公司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团队实力。怎样评估合伙人、顾问,以及开始寻找你的第一个全职员工?每天扪心自问:这些人是不是我能与之一起共事的最佳人员?
自己朋友圈的人,他却乘机抢走你的客户或者窃取你的商业机会,如何与这种人相处呢?如何杜绝下一次可能?
“破坏者”关心如何让现有创意更好,成本更低,推向更多用户。文中介绍了一些“破坏者”与他们的大创意,以及如何改变游戏规则——在成长的道路上获得财富。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管理者?我认为首要的一条标准就是“不做评论家,要做革命者”。创业公司要注重中层管理干部的培养,解决腰的问题。
早期投资领域正在发生的变化根本上来自于创业者族群的变化:创业启动成本下降、基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变大、迭代速度加快、融资渠道增加、退出的通道不断增多。
尽全公司之力做了一款产品,最后却没人用,这是创业公司最大的浪费。怎么从一开始就发现这个问题?
互联网思维和基因,和收费免费没什么关系。关键是控制住成本的“快速”:快速铺货、快速建立壁垒。
创业者想靠一款手机应用快速赚取很多流量,基本不太可能了。当然也没那么悲观,起码深扎某些行业还有很多机会,比如O2O。跟保姆、司机打交道,这些脏活累活,大公司能做但不愿意做。